春草绿绿 研途勤勤 ——四年级语文组教学比武总结

2022-05-08 17:34

春草绿绿 研途勤勤

—四年级语文组教学比武总结

草木森森,绿意盎然,一支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为构建高效课堂,深化课程改革,搭建语文教师成长平台,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。在校长室和教务处的精心组织下,我组语文教学比武活动于4月10日正式拉开序幕。

本次教学比武所选的课文是老舍先生的《母鸡》,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,描写了自己对母亲由“讨厌”到“不敢再讨厌”的态度变化,塑造了一位“伟大的鸡母亲”的形象,表达了对母亲的赞颂之情。

本次比武活动组织周密严谨,组内13位老师精心准备,深入钻研教材,精心设计教学环节,反复打磨支架,制作精美的课件,设计富有童趣的板书,既展现出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素养,又让我们看到了课改给学生带来的转变,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。教学比武活动已圆满拉下了帷幕。现将本次比武活动作一个全面的回顾与总结。纵观这次比赛,显著特点有:
    一、准备充分,态度认真
    每位比武教师都能以饱满的热情,认真的态度,积极参与,把这次比武当成一次锻炼自己、展示自己,提高自己的好机会。接到通知后就开始精心准备,年轻教师虚心请教有经验的教师,精心制作课件,反复修改支架,研读教参设计最适合的教案。老师们虚心好学,时常在办公室交流支架设计、教学设计,并进行多次修改,廖雪琴老师为了让自己的表情更亲切,表现更自然,录下视频与我交流,为比赛课下了苦功夫。
    二、深入钻研教材,正确解读教材,准确把握教材
    从每一位比武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支架上,可以看出对教材把握得很准,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、重点、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过程等各个方面来诠释课标,根据具体的学情设计支架,渗透学法,注意整体设计、局部细化、突出重点,扶放有度,适时迁移。
    三 课堂教学扎实有效,特色鲜明
    这次教学比武活动,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,紧跟新课标步

伐,教学目标明确,容量安排适当,教材处理科学,以学定教,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多样;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;师生关系平等、和谐,教师注重与学生平等、真诚地交流,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这次教学比武活动突出以下亮点:
    1.各位教师的良好素质,驾驭课堂的能力得以展示。老师们准确流利的表达,亲切的教态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、和谐的学习氛围。如张琛老师和熊清萍老师在课堂上不急不躁, 教态自然,声音亲切,和学生没有距离,非常有亲和力。周子瑶老师、陈倩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,适时引导。费佳欢老师、倪文佩老师、邹宁燕老师板书设计极为美观且富有童趣,吸引学生。

 2.在关注文章内容的同时,重视文章写法的指导。本次教学比武选择的《母鸡》一文和前面学习的《猫》一文都出自老舍之手,在写作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共同点。老师们在完成篇目的解读后,均设计了比较异同的环节,通过比较,学生明白了两篇文章在结构、语言及情感表达上的异同,打开了学生的思路,接着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,文章写法的指导落实非常到位。

3.找准课堂推进的抓手,用有效的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。老师们抓住课文开篇第一句话“我一向讨厌母鸡”以及文末的“我不敢再讨厌母鸡”进行分析,让学生借助支架思考情感变化的原因,从而感悟到母爱的伟大。   

4.注重资源的有效开发,拓宽教学现场。教师十分重视资源的开发、利用,努力构建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。借助平板,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,如,倾听如怨如诉的母鸡叫声,下蛋后的狂叫等。在解读完文本后,为更好地感受母爱的伟大,播放相关的视频。学习过程的相关知识拓展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文本。
    本次教学大比武活动中,虽然有精彩的表现,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。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:

1.面向全体学生做得还不够。课堂上,特别是像这样的比赛课,老师常常忽视那些弱势群体,照顾得还是并不周到。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,特别是平时的常规课上,一定要多加关注“学困生”,要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,要通过正面的引导、施以积极的影响,缩小他们在知识、能力、情感上的差距。
   2.收放把握不当。部分老师,对学生缺乏信任,本应适度的介入却变成了主战场。也有部分老师太过于放手,当学生已经进入无效讨论阶段时,没有及时阻断,导致课堂节奏拖沓,部分时间成为无效时间。

3.有些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把握欠妥,导致两节展示课要么时间过多,要么因前期课堂拖沓,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最后的环节,结尾草草收场。
    4.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一定问题。小组合作学习少量学生没有很好地参与,无法提出自己的建议。少量班级安排的是组长一人展示,其他同学倾听,这样的安排会让剩下的同学缺少展示的机会,久而久之会失去参与学习的兴趣。高效的小组合学才有高效的展学,否则会导致反馈交流时,学生的积极性不高,参与性不强,达不到理想的课堂效果。

    5.学生在解读课文时,读错字音,语速过快或断句不准确,这说明学生的朗读能力欠缺。关于朗读,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春风吹过外校,课改之花怒放。在这片春花开过的土地上,我们找到了教育前进之方向。相信外校的语文教育会越走越有灵感。